| |||||||||||||||
2018年度省精品工程项目立项 | |||||||||||||||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
1 | 陈真 | 18SYA-068 | 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学科学术培育机制研究 | ||||||||||||
2 | 胡启兵 | 18SYA-001 | 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研究 | ||||||||||||
3 | 李亚卿 | 18SYA-039 | 地缘关系视野下欧亚大陆桥布局中的江苏战略研究 | ||||||||||||
4 | 徐德力 | 18SYC-078 | 江苏培育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对策研究——基于典型独角兽企业的实证分析 | ||||||||||||
5 | 岳芬 | 18SYC-119 | 环境美学与美丽常州建设研究 | ||||||||||||
6 | 朱江、杨永萍 | 18SWB-01 | 产教融合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 | ||||||||||||
7 | 陈杰 | 18SSL-18 | 以大数据引领区级智能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
2018年省高校哲社项目立项 | |||||||||||||||
序号 | 负责人 | 类别 | 项目名称 | ||||||||||||
1 | 刘廷新 | 重点项目 | 江苏“小热昏”研究 | ||||||||||||
2 | 顾晓波 | 指导项目 | 基于《红楼梦》平行语料库的汉英隐喻对比研究 | ||||||||||||
3 | 岳芬 | |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西方环境美学比较研究 | ||||||||||||
4 | 陈瑶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价值的关系研究 | ||||||||||||
5 | 熊永莲 | | 劳动力异质性的出口价值链升级效应研究 | ||||||||||||
6 | 王倩倩 | | 俞樾训诂实践中的进步意识研究 | ||||||||||||
7 | 刘思聪 | | 媒介赋权后大众传播批判理论的边界研究 | ||||||||||||
8 | 刘毅飞 | |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人物形象符号化研究 | ||||||||||||
9 | 任慧玲 | | 人口红利视角下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
10 | 潘阿芳 | | 文化与旅游融合视野下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
11 | 朱亮亮 | | 新媒体环境下民俗文化在动漫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 ||||||||||||
12 | 苏康 | | 基于精益建造的PC管理模式及实证研究 | ||||||||||||
13 | 万炜 | | 两宋时期坐具的制作与演变研究 | ||||||||||||
14 | 王献东 | | 基于模糊复合实物期权的企业研发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研究 | ||||||||||||
15 | 彭伟 | | 新媒体公共艺术视域下的城乡空间优化研究 | ||||||||||||
16 | 张晓婉 | | 文学史书写遗漏的大陆迁台学人文学理论批评研究(1950-1959) | ||||||||||||
17 | 张月 | | “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 ||||||||||||
18 | 李银梅 | | 微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 ||||||||||||
19 | 华云刚 | | 《庄子》与儒家思想关系研究 | ||||||||||||
20 | 杨柳 | |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常州翻译史研究 | ||||||||||||
21 | 蒋欣 | | 剑桥商务英语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 ||||||||||||
22 | 时常珺 | | 中美官方话语中的元话语对比研究 | ||||||||||||
23 | 季传峰 | | 清末女诗人薛绍徽文学翻译中的文学变异研究 | ||||||||||||
24 | 朱鹏杰 | | 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创造与发展研究 | ||||||||||||
25 | 周彤 | | 新传播革命背景下传播生态的变迁与社会舆情治理研究 | ||||||||||||
26 | 傅燕婷 | | 文学视野下的常州运河研究 | ||||||||||||
27 | 仲晶晶 | |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托管机制的演进研究 | ||||||||||||
28 | 姚俊 | | 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研究 | ||||||||||||
29 | 李伟 | | 基于独立子系统模糊DEA模型的中小企业两阶段池融资信用评估研究 | ||||||||||||
30 | 林芳强 | | 江苏制造企业竞争战略精准识别及其创新演化路径研究 | ||||||||||||
31 | 孙春军 | | 基于计算实验的江浙沪地区交通运输业创新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 ||||||||||||
32 | 郦江妍 | 思政专项 | 新时代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 ||||||||||||
33 | 吴倩 | | 新时代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及实效性研究 | ||||||||||||
34 | 高玄 | |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科研育人的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 | ||||||||||||
35 | 孔卓 |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 ||||||||||||
36 | 吕莹璐 | | “适合的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动态能力阶梯式建设研究 | ||||||||||||
37 | 俞贤辉 | | 高校贫困生资助、励志和扶智协同发力模式创新研究 | ||||||||||||
38 | 金中坤 | 纪检监察专项 | 发挥院系一级党组织监督作用研究 | ||||||||||||
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2018年度课题 | |||||||||||||||
序号 | 主持人 | 立项编号 | 课题名称 | ||||||||||||
1 | 徐茵 | T-b/2018/03 |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
2 | 吕莹璐 | X-c/2018/24 | “一生一策”理念下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动态能力阶梯式建设研究 | ||||||||||||
3 | 李超 | B-a/2018/01/32 | 核心素养背景下“社会与情绪学习”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借鉴价值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 ||||||||||||
4 | 陈功、常睿 | B-a/2018/01/38 | 跨界创新实践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研究和分析 | ||||||||||||
2018年市软科学项目立项 | |||||||||||||||
序号 | 负责人 | 类别 | 项目名称 | ||||||||||||
1 | 胡圣尧 | 指导性 | 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共享研发联盟建设运行机制研究 | ||||||||||||
2 | 梁勇 | | 常州市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 ||||||||||||
3 | 杨岩 | | 常州市区域物流产业创新提升策略研究 | ||||||||||||
4 | 林芳强 | | 基于竞争战略选择的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 | ||||||||||||
5 | 洪秋妹 | 后资助 | 协同创新视角下常州高新区创新生态体系与转型升级研究 | ||||||||||||
6 | 王献东 | | 常州市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制研究 | ||||||||||||
7 | 亓麟 | | 常州市研发联盟构建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 ||||||||||||
8 | 陈杰 | 招标 | “擦亮工业明星城市名片的科技创新导向”策略及路径研究 | ||||||||||||
常州市第十四届社科项目汇总表 | |||||||||||||||
| 序号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
| 1 | 陈杰 | 常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
| 2 | 周彤 | 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常州运河资源的开发及文化精神的阐扬 | ||||||||||||
| 3 | 邢丽梅 | 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阶梯式”传承教育模式研究——以苏南地区手工艺类非遗传承人为例 | ||||||||||||
| 4 | 吴健 | 常州地区方言文化现状调查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 ||||||||||||
| 5 | 谢金楼 | 以健全创新体系和集聚创新资源为两翼 全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面提升常州高新区 | ||||||||||||
| 6 | 杨岩 | “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升常州交通运输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
| 7 | 姚俊 | 常州市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战略支点城市策略研究 | ||||||||||||
| 8 | 刘松 | 基于数字足迹的常州游客行为特征、形象感知及情感表达研究 | ||||||||||||
| 9 | 其日格夫 | 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常州城乡接壤区域管理对策研究 | ||||||||||||
| 10 | 李欢 | 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常州实践 | ||||||||||||
| 11 | 印兴娣 |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媒体传播支持研究 | ||||||||||||
| 12 | 罗迪英 | 常州城市形象的影像书写 | ||||||||||||
| 13 | 余杰 | “常州三杰”红色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 ||||||||||||
| 14 | 龚声明 | 常州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下的地铁空间壁画方案研究 | ||||||||||||
| 15 | 彭伟 | 江南桥文化视野下的运河文化创意设计策略研究 | ||||||||||||
| 16 | 乔邦利 | 常州府中学堂管乐队史料分析与研究 | ||||||||||||
| 17 | 汤月明 | 常州“英语+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
| 18 | 李亚卿 |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常州面向沪宁二都体制安排的发展战略研究 | ||||||||||||
| 19 | 刘雪妮 | 常州市科技金融、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增长耦合协同研究 经济学 | ||||||||||||
| 20 | 胡戬 | 以更高层次人才引领常州高水平发展研究 | ||||||||||||
| 21 | 陈建忠 | 常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与对策研究 | ||||||||||||
| 22 | 薛垲 | 常州市大运河沿线建筑遗产展示与利用研究 | ||||||||||||
| 23 | 潘阿芳 | “文化、旅游、生活”---南山竹海景区的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 ||||||||||||
| 24 | 李真 | 扬子江城市群战略下常州日资企业人力资源“现地化”研究 | ||||||||||||
| 25 | 甘信华 | 常州市提升企业与科研单位协同创新产出水平机制研究 | ||||||||||||
| 26 | 姚富贵 | 基于政府视角的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创新思路研究 —常州市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工程”的思考 | ||||||||||||
| 27 | 徐德力 |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培育常州本土企业家精神研究 | ||||||||||||
| 28 | 王献东 | 常州市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 ||||||||||||
| 29 | 蒋惠凤 | 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现状与模式研究—一项基于常州文化创意企业的调查研究 | ||||||||||||
| 30 | 李卫红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常州市工业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 ||||||||||||
| 31 | 金青 | 苏南制造业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和对策研究——以南京、常州地区电子企业为例 | ||||||||||||
| 32 | 蒋苏苓 | 常州文化品牌的创新性发展研究——以乱针绣为例 | ||||||||||||
| 33 | 夏天静 | 近代乡村家庭道德教育的理论资源探析 | ||||||||||||
| 34 | 吴倩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维向度 | ||||||||||||
| 35 | 卢雷 | 常州市精准扶贫的质量与效果评价研究 | ||||||||||||
| 36 | 殷建东 | 如何提升常州历史文化名人的传播水准 | ||||||||||||
| 37 | 岳芬 | 精神生态视角下的瞿秋白文艺思想及其文化品牌效应研究 | ||||||||||||
| 38 | 华云刚 | 《庄子》思想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
| 39 | 莫彭龄 | 常州农谚汇释 | ||||||||||||
| 40 | 杨丽莉 | 常州地区民间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保护 | ||||||||||||
| 41 | 朱亮亮 | 苏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研与创新意义分析 | ||||||||||||
| 42 | 朱鹏杰 | 常州市西太湖影视基地发展研究 | ||||||||||||
| 43 | 宋玉姗 | 常州市特色小镇空间环境组织的特征分析与评价研究 | ||||||||||||
| 44 | 王燕 |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常州运河沿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
| 45 | 傅燕婷 | 文学视野下的常州大运河研究 | ||||||||||||
| 46 | 魏际兰 | 苏轼诗词翻译的比较研究 | ||||||||||||
| 47 | 刘廷新 | 金坛“谈庄秧歌灯”手抄本及其插图解读 | ||||||||||||
| 48 | 谢燕红 | 革命者与大学教员的交错——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与上海大学 | ||||||||||||
| 49 | 张新荣 | 苏南传统建筑构架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常州和苏州城市地铁站、公交车站设计为例 | ||||||||||||
| 50 | 张志欣 | 常州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建设研究 | ||||||||||||
| 51 | 谢国忠 | 高校附属小学建设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 ||||||||||||
| 52 | 白杨 | 常州市民间足球社团治理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 ||||||||||||
| 53 | 冯英华 | 大学生传承与发展“常州三杰”精神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常州市四所本科高校的实证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