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处室、高校(单位)社科(科研)处、文化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长江文化国家公园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现发布《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申报公告,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文化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文件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并重。
课题要以大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切入点,深入发掘、整理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长江文化国家公园建设资源,凝聚常州特色的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二、课题条件
课题要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鲜明的问题意识和较强的创新价值;应用研究突出当前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导向,基础研究聚焦学术前沿、学科建设和跨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突出常州市研究优势和研究特色。
三、课题指南
1.常州“最江南”文化标识系统构建与阐释创新路径研究
2.常州工业遗产(老厂房)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3.苏超背景下常州城市品牌吸引力“从网红到长红”的工作机制与创新路径研究
4.常州运河沿线重点村镇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对策研究
5.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工作机制与方法路径研究
6.提升常州城市更新与大运河文化景观塑造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研究
7.常州地域文化特色符号标识数字化图谱构建研究
8.常州大运河文化软实力国际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9.与常州青果巷相关的名人文化研究
10.常州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与传播路径研究
11.常州长江文化谱系研究
12.常州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协同发展研究
13.大运河常州段(毗陵驿)与《红楼梦》底蕴研究
14.常州大运河文化与漕运史研究——以漕运总督管干贞为中心的考察
15.江南运河奔牛古镇保护传承发展路径研究
四、课题申报及要求
1.课题研究实行备案制,申报人员请于2025年8月6日前将《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备案表》(自行下载附件一)填写完成报送研究院(word版和盖章扫描pdf版各一份,无需纸质版)。电子版材料发送至:dyhyjycz@sina.com,逾期不予受理。
2.备案申请书立项通过后,研究人员要严格按照申请书的研究方向开展研究,不得随意更换,凡课题评审提交成果与申请书研究方向不一致的,视作申报无效。
3.申报人应于2025年12月15日前完成:完成不少于8000字的结题报告。研究院将组织专家评审,并研究确定课题结项名单。
4.课题研究要科学、严谨、规范,具有较好的学术深度和较强应用价值,避免与已立项各类社科项目重复(课题可以根据附课题指南涵盖范围自行拟定)。
五、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分院系、学科召开课题论证会,精心遴选推荐课题。各单位推荐选题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为年度项目申报指标分配的重要依据。
联系人:张忠 0519-88510164
(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8月6日)
附件一: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2025年度专项研究课题备案表.docx
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
2025年7月7日